酱肉皮怎么做好吃?
酱肉的由来 酱肉,一种历史悠久的中国美食。其色泽呈枣红或深红,香气浓郁,滋味绵长,食之酥软不柴,是大众喜爱的肉类食品之一。它既可作为休闲食品,也可作为菜肴的原料。北京、山东等地都有制作酱肉的习俗。其中以山东济南的酱牛肉最为出名,有“到北京不尝豆腐宴和不吃酱牛肉,枉自到北京”之说。 北京人喜欢把酱肉用线穿起来挂在屋里当熏肉吃,这种将肉挂起来阴干的方式就是所谓的“酱肘子”了。北京的酱肘店通常都兼营酱肉。据说这些店的酱肉是用特制的黄酱加冰糖、桂皮等十几种佐料腌制而成。除了味道好外,这些店的酱肉还有一大特点——切得厚薄均匀而整齐,堪称一绝。
酱肉的种类 根据制作方法的不同,酱肉可以分成酱腌肉和酱卤肉两大类。下面分别予以介绍。
1.酱腌肉 以盐腌后直接食用为主,也可以做成腊味,比如广东地区常用的梅菜扣肉就属于这类。 做法比较简单:取五花肉一斤洗净,切成四块,用盐两勺、糖一勺抹遍猪肉表面及内腔,腌渍半小时;锅置中火上烧沸半斤料酒,加入酱油少许以及花椒、八角、陈皮各适量,调成卤汁;将猪肉放入锅中,卤约半小时(中途可取出用筷子扎肉看是否熟透),至入味起锅,待冷却后将肉切成薄片装盘即可上桌。
2.酱卤肉 在前者的基础上再经过卤制而成,成品风味与前者不同,但营养价值相当高。 【制作过程】 选取猪、牛、羊、鸡、鸭、鹅等畜禽瘦肉、肥肉或全肉为原料,经切块或整件腌制处理后,再用调味品和香辛料加工而成的肉制品称酱卤肉制品。 按照工艺流程分为选料→修整→腌制→配料→煮制→冷却→包装→检验→成品几个主要工序。 (1)选料:选择新鲜健康的畜禽肉为原料。
(2)修整:剔除病变肉、腐肉及其骨刺、脂肪瘤等,修净淋巴结、头、蹄、内脏,保持产品完整清洁。 (3)腌制:主要是为了杀死原料中一部分微生物,除去有害菌,并排出微生物分泌的毒素,为配料提供良好的基础。根据不同的制品原料,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腌制。目前常用方法是低温冷藏腌制法、浸渍法和混合腌制法等。
(4)配料:按配方要求准确计量各种配料,配料时要注意称量精确,以防出现口味不均等问题。
(5)煮制:将配好的调料和香料用适量的清水溶解,然后放入已晾凉的腌制液中拌匀,再连同原料一起倒入锅中,以没过原料为宜,盖上锅盖,先用大火煮沸,然后用小火煮约80分钟~90分钟即可出锅(具体时长视原料大小而定)。
注:煮制时,必须使锅内温度均匀地达到100℃以上并保持一定时间才有效。否则,虽然能杀菌,但不能除毒。 (6)冷却:加热时间到后,应迅速降温到35℃以下。
(7)包装:对冷却后的成品进行包装,包装前应检查包装袋的质量与密封性,防止受污染。
(8)检验:在包装完毕的成品箱外应标明品名、产地、厂名和生产日期,并经过检验员认真细致的检验后方可出厂。 【注意事项】
1.配料要科学。
2.生产过程中要注意卫生条件,防止微生物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