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拐骨好吃吗?
“羊拐”就是羊的脚脖子,是羊下肢的胫腓骨,因其外形和猪蹄很相似,所以又称“羊蹄”或“羊脚”。因为上面有很多关节,又被称为“羊马鹿”或者“羊马龙鹿”。 以前农村里杀土猪、宰年羊的时候,羊的“三大件”(羊头、羊肠、羊拐)是不吃的,都认为是废料,由灶王(神)处理,现在可好,这些过去喂灶王的佳品成了人们嘴里的美味。 不过我吃过的羊拐都是烤熟的,不知道是原来就叫这个名儿还是后来发明了烘烤法。
记得小时候每年腊月都要买两个来熏一熏,一个是留着过年时自己吃,另一个是给家里养的狗留着一个,用报纸包着,里面放点白糖,然后系紧包包,让狗舔着吃,虽然被狗舔得脏兮兮的手上会留下难看的牙印,但看见狗吃得津津有味,也很开心;还有一种做法是酱炖,好像是用豆瓣酱炖熟以后连骨头一起吃。
由于以前不常吃,所以每次吃了总有一种满足感和幸福感,但现在吃习惯了反而觉得一般了,也可能是现在条件好了,鱼啊肉啊也不经常饿肚子,反而不像过去那样把吃羊拐当成一件很有滋味的事了。 我喜欢吃有嚼劲的东西,尤其是经过浸泡后又更入味,更有嚼劲,但吃的时候要细细咀嚼,不然会有骨头卡喉咙里。
羊拐骨可是羊的脚踝骨,里面更是含有丰富的高蛋白和钙,而且味道特别鲜美,经常食用羊拐骨可以调理身体。羊拐骨可是个十分奇特的骨头,里面一共有36节骨头,而且节节都是相连的。羊拐骨在农村可是个十分奇特的象征,以前农村人信奉图腾之说,认为羊拐骨是山神的令牌,所以当杀羊以后就会将羊拐骨放在高处。如今吃羊拐骨的人也越来越少了,羊拐骨里面虽然营养丰富但是处理起来十分麻烦。买羊拐骨的时候一定要挑个头扁平而且短小的,这样的羊拐骨更老火一些。我们都知道羊的年龄越大羊拐骨就越老火,羊拐骨里面含有的营养成分就更加充足,羊的年龄越大它在野外跑的就越多,这样羊拐骨就更加紧实和高蛋白。
羊拐骨虽然营养丰富但是处理起来比较麻烦,很多人吃了两三次羊拐骨就放弃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处理太麻烦了,羊拐骨里面的油脂要干净了味道会特别香。羊拐骨外面有一层厚厚的筋膜,我们要用到小刀将筋膜划上一道口子,接着再用流动水冲洗干净。如果买的羊拐骨比较大的话,我们也要将羊拐骨一分为二切好,后面煮羊拐骨的时候也可以更加入味。接下来我们准备葱姜蒜、花椒、八角等香料、料酒、生抽、老抽、蚝油、食盐、辣椒酱和白糖,这些可都是煮羊拐骨的调味品。接下来我们将锅里加入凉水,倒入清洗干净的羊拐骨大火烧开,接着下入葱姜蒜和花椒料酒,大火炖煮片刻让羊拐骨的汤变成白色,这时候就可以撇出上面的白沫。这时候我们再下入各种增香提味的调料,大火烧开之后在炖煮半小时,这时再下入食盐调味继续小火炖煮2小时。
2小时之后羊拐骨就已经熟透了,这时候羊拐骨里面的骨头已经变软,这时候我们再捞出羊拐骨,再将羊拐骨的骨头敲一敲用刀剁一下,这时候就可以看到羊拐骨里面的骨头成粉末状。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大口朵颐的享受羊拐骨的美味了,羊拐骨虽然味道鲜美但是大家一定要注意食用安全。羊拐骨里面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和微量元素,经常食用羊拐骨可以强身健体,对调理身体也是特别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