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炭火锅好吃?
作为一个在北方靠煤炭资源发展的工业城市,我小时候对煤的认识就只限于烧饭做菜、取暖和发电。长大后到了南方,才意识到原来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下面到处都是煤矿,而且几乎每家都用过煤。 虽然南方很多家庭用煤是直接烧的,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煤炉子。家里有一个专门用来烤馒头的圆形小炉子,上面有个盖子的那种。每次馒头放进去,没过一会儿就变得金黄酥脆,再撒点白糖,那味道别提多美了!
后来去北京上大学,北京的冬天是比较干冷的,这种天气最适合吃涮羊肉了。因为羊肉本身就比较膻,再加上清水煮可能也会有些杂味,所以当时就觉得涮羊肉在北方确实名不虚传;不过南方人就不太能接受这个味儿了。 关于“涮”这个词的来源我也曾做过研究(当然只是业余的),我认为“涮”应该是从“砂锅”发展而来的——先用砂锅把食材煮熟,然后再用钢刀把刚熟的食材夹出来蘸酱吃。这样不仅保持了口感,也保留了营养。
现在条件好了,人们吃得越来越讲究。随着火锅在全国范围的流行,大家都认为吃火锅就要清淡为主,锅底越清越好。然而对于老北京来说,最地道的涮羊肉可没那么简单。 用清水涮羊肉是不现实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清水中加入适量调料,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小料。一般有韭菜花儿、酱油、醋、辣椒油、花椒油、韭菜花儿等。 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人们对饮食也越来越挑剔。不过我始终相信,再高的厨艺,没有好材料也是白搭。食材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美食的上限,而好的食材往往是遵循自然规律长大的,这样食材本身的口感和营养价值才能兼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