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银鱼怎么炒好吃?

卓水源卓水源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太湖银鱼,又称银鱼、太湖珍珠鱼等,属淡水鱼类,与长江鲥鱼、兴凯湖鲌并称为“太湖三白”,早在明代时就已广受赞誉。 作为我国特产珍稀淡水鱼类之一,太湖银鱼体色近乎透明,全身只有头尾略呈青黑色,细长的身体由头部和躯干两部分组成,没有腹鳍。背部隆起,腹部凹陷,体形侧扁。眼睛不大,口大舌嫩,上下颌各有一行细小的牙齿。体表裸露无鳞,柔软光滑。

因身体纤弱、体态轻盈,仅5厘米左右的太湖银鱼被放人水中后,犹如一泓清水里的一颗圆润的明珠,自由游动时又如一根银色的发丝在水底轻轻摆动。 《吴郡志》中有记载:“银鱼,出太湖者色白如玉,出钱塘江者色赤如珠,形皆长而细瘦,口唇尖软,牙列稀疏。” 古时就有红银鱼和白银鱼的区分,但时至今日,这两类鱼已经很难分辨和识别了。所以,我们日常购买到的基本都是纯白色的太湖银鱼。

据专家考证,现在的太湖银鱼是上世纪70年代由北京水产研究所采用洄源法从日本引进的异育银鱼(Hyalobasis amurensis)进行人工繁育而成的,而其祖先可能是在唐朝时通过海路来自东亚的日本银鱼( Hyalobasis japonica)。由于该物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食用价值,目前在全国各大水产品市场都有出售,而且随着网络购物的普及,人们也可以很方便地在网上购买。

不过,虽然名字叫银鱼,其实它的营养价值并不高,蛋白质含量仅为17%左右,而且氨基酸模式也属于非必需氨基酸类型。另外,由于体内无胆道系统,不能贮存胆汁酸,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往往不易消化。对于需要控制胆固醇摄入的人群,如肥胖症、冠心病患者,应尽量少食或不食。 既然如此,为什么众多美食家都对其赞不绝口呢? 原来,这些营养不够丰富的食材,因为口感好,容易消化,受到了许多消费者的青睐。尤其是一些年轻消费者,更乐于接受这种清淡、鲜香的食物。有些商家为了提升食品的营养价值,也会人为添加诸如蛋黄粉、核桃仁、黑芝麻等辅料。于是,原本营养含量并不高的食材,经加工烹饪之后,反而成了营养密度高、味道美味且受到大众喜爱的佳肴。

《调鼎集》中就有关于太湖银鱼的记载:“凡鱼肉蘸汁宜清汤;惟有银鱼,须以油酱之。盖鱼肉一经油炸,其味奇佳。如少油则腻,多油则燥。”可见,古人就已经知道用油煎炸的方法来制作美味的太湖银鱼了。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太湖银鱼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冰鲜的,另一种则是新鲜的。其中,冰鲜的太湖银鱼是冷冻保存的,外观呈浅白色或略带黄色,肉质细嫩洁白,味道清香鲜美,而且耐长时间保存,特别适合冷藏或速冻储藏。

新鲜捕捞上来的太湖银鱼,在清洗过后,可以直接烹调。如果一次买回来较多,可以将其放在冰箱的冷冻室冷冻起来,每次取出适量用来熬粥、做汤、蒸蛋或是炒肉,风味独特,滋味十足。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