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醋作用是什么意思?
自醋作用是心理学名词,指对认知到的自我缺陷采取的一种自我保护方式。因为缺陷是客观存在的,人们很难在现实层面获得改变,所以只能通过对客观现实进行否认或扭曲来缓解内心的不安。与合理化、反向形成、幽默等心理防御机制相似的是,人们在运用自醋作用的时候并不认为自己在自我欺骗,他们相信自己所认为的就是现实。有研究认为,人们对自醋作用的利用是自动、下意识的,并不费吹灰之力,人们常常也不知道自己正在使用自醋作用。虽然自醋作用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如能缓解人的痛苦、不安,提高人们的自尊,增加面对困难的勇气等,但其本质是自我欺骗,过度或不恰当地使用会产生消极影响。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在运用自醋作用的时候不认为自己在自欺欺人的说法是有争议的。弗洛伊德等精神分析大师提出自醋作用时将其视为下意识的心理防御机制,这符合他们一贯的精神分析观点。但人们确实能意识到自己在自欺欺人,只是对此浑然不觉。人们在很多情况下知道自欺欺人会对自尊、现实认知产生不良影响,他们下意识地使用自醋作用是想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
自醋作用与酸葡萄心理虽然相似,但本质不同。前者是缓解现实缺陷导致的不良情绪,后者是对得不到的东西自我贬低其价值或认为该事物并不好的心理。心理学研究表明,自醋作用能够有效缓解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是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过度或使用不当会对自尊、自信和现实认知产生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