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马菜有什么功效?
苦马菜为菊科滨蒿(又名臭蒿、苦艾蒿)的茎叶部分。性味苦、凉。有清热燥湿、清肝明目、清火杀虫、健胃消食等功效。
苦马菜含有蛋白质、脂肪、淀粉、胡萝卜素、烟酸、维生素B、维生素C、苦味质、芥酸及胆碱等成分。主治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神经衰弱、高血压、大便不通、肠炎、痢疾、小儿疳积等病症。《本草纲目》载:"消痈、下气、破宿血、消瘀血、杀 parasites;治皮肤癌、目痛良、肠风便血、血崩、恶疮、阴虱、牙齿虫病等,均有较好的疗效。"临床验证,用于胃火牙痛有效;对流行性急性结膜炎有较好疗效;煎汤洗患处可用治带状疱疹;炒焦存性,研末,米汤代茶饮,可用于治疗小儿白塞病口腔溃疡和节段性肠炎等。
应用时每次鲜用60~90克,鲜品洗净切碎,加水煎煮,煎沸10分钟后,滤渣再煎一次,两次煎液合并后分2~3次服,每日一剂。干品减为30~60克。治疗外症用法:鲜苦马菜捣烂以酒调外敷。干品研粉调蛋清或蜂蜜外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