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风塘做法是什么意思?
“避风塘做法”是上世纪80年代从香港流传至大陆的一种饮茶文化。 当时,到香港旅游成为人们探亲之后的又一热门选择,许多游客被香港的繁华、中式的建筑以及异样的街头文化所吸引。而当时香港电影业也正蓬勃发展,《大话西游》、《赌神》等影片在大陆也广受追捧,片中随处可见的茶馆也让内地观众对这种颇具特色的“饮茶文化”心生向往。
9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更多内地旅客开始赴港旅游,“避风塘”概念也逐渐被大众所熟知并流行起来——但凡有茶有桌子的地方都可以叫作“避风塘”,尽管这些地方可能和传统意义上的茶馆大相径庭。
时至今日,虽然前往香港旅游不再像以往那样受欢迎(香港旅游业的下降与香港暴乱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避风塘”文化却早已内化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在北上广等地,你常常会看到类似下图这样的休闲书吧被冠以“避风塘”的名号招徕顾客。这些场所大多环境宽松,价格不菲且饮用的茶汤没有传统茶馆那样的韵味和特色。
对于多数年轻人来说,他们或许并不了解“避风塘”背后的历史文化渊源,不知道它最早出现在香港海防巡捕房的宿舍门口,也不知道它曾经是一种带有抗争色彩的社会现象。
这些年轻人只是被各种各样的“避风塘”招牌所吸引,以为那里可以找到心灵的栖息之所,或者仅仅是打发无聊时光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