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米豆腐怎么做好吃?
原料: 米粉400克,黄豆150克、盐卤汁、石膏各适量。
制作过程: 1.将黄豆煮熟后磨成粉状待用;
2.在米粉中加入石膏和适量的清水揉匀,压扁,再切成菱形块;
3.锅中加入少许水烧开,放入切好的菱形块米粉煮至八成熟,倒入装有黄豆粉的盆中,待冷却后再把盆中的米粉倒出切块即成。
特点: 色泽淡黄,质地柔软,富有弹性,清香可口。
米豆腐是湖南湘西的传统特色小吃之一。它既可作为主食又可做配菜来食用,可凉拌、火煮、炒、炖等。在炎热的夏季,人们更喜欢将其泡入凉水中降温解暑,清凉可口。还可用作佐餐或做汤。
相传米豆腐系明代建文帝御赐地方士子朱昌国之物,因而名声大振。此物最早出自明太祖朱元璋的皇孙朱允炆之手。
据传,靖难之变时,建文帝出走江南,辗转来到湘西。为避乱,他在深山老林中隐居下来,以种菜种豆为生。他种的菜味美可口,种的豆子不仅香而且特别鲜嫩。当时正值酷暑季节,人们吃惯了烧熟的豆角,突然吃起这种新鲜的豆角来,觉得新鲜极了,纷纷前来讨要。因豆角种得太多,一时吃不掉,建文帝便用石灰水将豆子浸泡起来,打算以后慢慢加工。不想这鲜豆角越放越嫩,越放得久越好吃,人们吃了一次又一次,总想尝点别的味道。一天,建文帝在菜园里摘豆,见有人挑着一担米来浇园。只见那人往米子里掺些石灰,然后将米倒进水池内用木槌搅拌,不一会从池内流出清澈透明的液体,再将液体注入缸内,过了一会液体凝固成了米粒状的固体,十分好看。建文帝问那人是怎样做的饭,那人告诉建文帝是将米放在水里发酵而成的。因为用的是石灰水,所以结成的米块呈白色。建文帝觉得有趣,便让人取了一些放进嘴里尝尝,觉得比米饭还要好吃一些。
此后,每到夏天,当地百姓就在水井里放上石灰,然后淘米做饭,等米饭煮熟后,将锅端出来,用竹筷搅动,这时米饭就会凝结成一块块固体,再放在盆内加少许清水,过两三个小时就可以吃了。
由于米豆腐的制作方法是从建文帝处学来的,因此当地人便称建文帝为“师爷”,称这种方法为“师爷法”。后来,米豆腐流传到民间,成为老百姓喜爱的美食。到了清代末年,米豆腐在湘西已经广为流行了,而且制作方法也更加简便易行了。